作业治疗(Occupational Therapy, OT)
一、 作业疗法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躯体和心理功能障碍者,以及不同程度丧失生活自理和劳动能力的病、伤、残者进行评价、治疗和训练,以增强躯体、心理、社会功能,恢复或改善其生活自理能力、学习和劳动能力,达到最大的生活自理,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康复治疗方法。
二、 作业治疗师着重于功能活动,评估和训练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如穿衣、吃饭、洗浴、个人卫生等) , 使患者达到最大的独立。训练患者家务操作技术、职业技能和培养业余兴趣, 使患者重新找到自己人生的价值并奉献社会。为特殊的患者设计和制作特别的工具, 并指导患者使用各种适应性设备,以便患者发挥最大的功能。作业治疗师通过训练患者的功能性活动,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肌力、 耐力、协调性和精细活动控制,特别是上肢功能。
三、作业治疗室现有设备:
1.智能磨砂板:通过人机交互来训练上肢肌力协调活动能力和关节活动度的作业训练。可实现多种不同方式、范围训练,训练上肢协调功能、活动范围、上肢肌力及认知。对脑率中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及肌张力的控制有很大帮助,是训练脑卒中患者,提高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要方法。
2. 智能上肢机器人:采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人体上肢运动规律,增加智能反馈和三维运动空间,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游戏式的训练,提高了患者的兴趣,促进康复进程。本设备可使上肢在负重或者减重的状态下进行主动训练,从而恢复上肢的运动功能。适应症:脑卒中、脑外伤、神经系统疾病造成上肢功能障碍、术后恢复上肢功能的患者。注:适用于2级以上肌力等级的偏瘫患者。
3.智能反馈康复训练系统(ADL):是结合多个无需充电、具有阻力和恢复力的弹簧式训练器,通过游戏进行上肢反馈和认知的有效训练,从而恢复其日常生活活动的上肢多关节康复设备。适应症: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认知训练、协调障碍、帕金森症、前臂及腕关节活动受限等。
4.上肢关节康复训练器(上肢CPM):运用于上肢(肩、肘、腕)的被动训练。在连续被动活动的作用下,加速关节软骨及周围韧带的愈合和再生。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肢体功能障碍,以及剧烈运动后的放松活动等。
适应症:
1、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脊髓损伤。
2、神经内科:脑卒中、 脑瘫、格林巴利综合症、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损伤、心血管病。
3、骨科:手外伤、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