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是第二军医大学张心曙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始创,是一种只在腕踝部特定的针刺点、循着肢体纵轴用针灸针行皮下浅刺治病的针刺疗法。见效快、无痛苦、治疗范围广、易操作、疗效好、取穴少,尤其对各种痛症镇痛效果明显,广泛应用于临床。一根针刺入人体,这是一种机械刺激。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神经实现。对疼痛而言,腕踝针的针刺部位虽远离产生疼痛的病灶,但针刺使皮肤感受器所产生的电位差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向大脑皮层的过程中,要经过各种神经中枢的调整作用,这种调整作用在正常区域不发生,因此不出现感觉,但病灶部位的组织感觉阈降低,对传入的冲动敏感性增强就产生了感觉,经过调整使针刺引起的弱冲动引起强反应,适合对病灶部位兴奋的控制,使肌痉挛缓解,血循环恢复,疼痛也随之消除。
在产二科,腕踝针主要应用于产后宫缩疼痛的产妇,它能在短时间内止痛并且不影响子宫的收缩,不会为产妇造成任何的不良影响,更能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缓解产妇的不适。

